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虽然“以河为名”,但它最负盛名的还是大草原。

广阔的锡林郭勒草原,在13世纪是世界中心,也是欧亚草原在我国境内的最大部分;13世纪,马可波罗在这里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并将锡林郭勒元上都赞誉为“东方花园”载入《马可波罗游记》;哥伦布正是被马可波罗描述的“东方花园”所吸引而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有意义的航行。

锡林郭勒盟是蒙古族人文特色最为鲜明的地区。这里曾是蒙古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游牧文明和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古朴淳厚的蒙古族民俗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传承。

这里被人称为“搏克之乡”,搏克即蒙古式摔跤单淘汰赛,是蒙古民族传统三项竞技之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音乐,至今仍作为锡林郭勒牧民生活的一部分,以最原生态的魔力唱响草原的星空……

美丽的草原风光

覆盖全境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以原始、纯朴、辽阔、完整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为完整的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境内仅有的一个以单纯草原为完整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体系。

深厚的蒙元历史文化

锡林郭勒大草原曾经是契丹、突厥、蒙古族等诸多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也是蒙古帝国和大元朝的龙兴之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等历史人物在这开创了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元辉煌;漫长的历史长河给这片大草原留下了辉煌的记忆。

浓郁的民俗风情

锡林郭勒草原孕育了灿烂的游牧文明,淳朴、善良、豪放、热情的蒙古族人民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生生不息,至今仍然保留有最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是现今蒙元文化和游牧文明保留最为完整、延续最持久的地区。

深厚的马文化底蕴

2010年,中国马业协会将“中国马都”荣誉称号授予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的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养马、驯马、骑马的技术和习俗传承保留的最为完好,马文化、马艺术、马精神渗透于草原牧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历史在锡林郭勒盟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传诵的故事,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仍然在这片草原上悠闲的过着牧人生活;首都中轴线至今仍流传着,北端起于锡林郭勒元上都,南端终于北京元大都,中轴线偏离正北的2度夹角的谜团。

分享到:
上一篇: 内蒙古旅游线路推荐(......
下一篇: 内蒙古文化遗产与文化......
首页 → 锡林郭勒草原
蒙ICP备14000111号
  • 首页

  • 解读青城

  • 发信息

  • 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