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介绍匈奴政权的缔造者—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是匈奴第二代首领,他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活动于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他是第一位统一北方草原的人物,使得匈奴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起初,在匈奴的东边生活着游牧民族东胡,其强大兴盛,有时向冒顿单于讨要宝马、女人、财物等,两者之间有一片无人居住的缓冲地带,大约有千余里,双方互派军队驻守。东胡王派遣使者面见冒顿单于,嚣张跋扈地索要这片土地。冒顿单于向部下征询意见,有人揣摩着首领的心思,模棱两可地建议:“不过是一片无人居住的弃地而已,予之亦可,勿予亦可。”不料,冒顿黑着脸,勃然大怒的说道:“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国土,岂容他人觊觎,岂容他人染指!宝马可以给,女人可以给,财富可以给,可是土地是一国之本,是他的底线,随后立刻整顿兵马,攻打东胡。
冒顿单于在位期间积极整顿内部,加强实力,建立军政制度,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并夺取楼兰、乌孙之地,北服丁零,南并楼烦、白羊,重新占领了秦的河套以南地区。当时匈奴的版图非常辽阔,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至葱岭的广大地区,号称将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成为北方草原最强大的国家,终于是完成了一统北方的大业,势力日益强大。
西汉建立后,公元前200年,曾一度围困汉高祖于白登山,成为汉初北方最严重的威胁,汉高祖还是在谋士陈平的计策下逃出了重围,之后高祖刘邦借助姻亲关系,使两国结为睦邻。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大汉与匈奴有了和亲的惯例。而这个方式竟然延续了近百年。此后汉高祖再也没有跟冒顿单于交手,而是回头讨伐反叛的异姓诸侯王,直到公元前195年驾崩。
汉文帝刘恒期间,中原推行“无为而治”的道家策略,急欲“休养生息”,不愿与匈奴兵戈相争。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也承认匈奴的强大,他说“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南,冠带之室,朕亦制之”。汉文帝刘恒,向来以谦谦君子的形象示人,但也有血性方刚的性情。不仅让匈奴贵族认清了形势,也让冒顿单于感到敬佩。而冒顿单于也正忙于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权威,不愿与汉朝发生大规模冲突,并且也很享受“和亲”带来的丰厚礼物。
此后,匈奴与汉朝基本保持和平大势。汉文帝得以免除后顾之忧,实现治国抱负,而冒顿单于也不再顾忌汉朝抄其后路,全力征服北方游牧民族,将匈奴霸业推向极盛时期......可惜,与汉文帝惺惺相惜未久,匈奴政权的缔造者,草原苍狼冒顿单于便魂归长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