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县人(在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相传,关于卫青还有一段这样的故事卫青在甘泉宫当差时,有一位囚徒仔细看了看他的相貌,说:“你这面相真是贵人啊,肯定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免遭笞骂就知足了,哪里有机会能够立功封侯”。然而,随着自己姐姐被汉武帝看中,卫青的人生终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当时十八岁的汉武帝看中,卫青随着之入宫。从建元三年到光年六年,九年时间内卫青一直从侍于汉武帝左右,出入禁中,参与朝政,深得汉武帝信任。
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汉军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虎虏七百余人,取得了胜利,被封关内侯。所以,如果说当初龙城首战取胜是运气好,那么汉武帝收取河南地,卫青真正显示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匈奴兵分三路,攻入长城关塞,大举进犯。汉武帝决议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之策,急命卫青率三万精骑为车骑将军出雁门,紧接着,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卫青、李息率部出塞后,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从云中向西大迂回,两部先沿黄河北岸(左岸)西进,绕到匈奴军的后方,在秦长城的掩蔽之下迅速进至高阙塞,并攻占此处,从而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庭的联系。此战,汉军穿行千余里到达陇西,全甲兵而还,斩首数千,俘获巨大,所谓“伏三千鱼及牛羊百余万头,收复了河南地全部土地”。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以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骑兵三万出高阙,以牵制匈奴。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为了进一步打击匈奴,汉武帝又统归大将军卫青统率十万大军自定襄(在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所县)出发,浩浩荡荡北进数百里,出击漠南。此战在历史上被称为“漠南之战”。
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像庐山”。溢号为“烈”,取《溢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卫青薨后,汉武帝因文武名臣欲尽下,求贤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