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呼韩邪单于,名稽侯珊,虚闾权渠单于之子。他的父亲死后,因庶出未能即单于位,逃至妻父乌禅幕处。汉宣帝神爵四年,被乌禅幕及左地贵人等拥立为匈奴单于。在位期间呼韩邪单于主动内附汉朝,进一步密切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这一时期,是匈奴与中原交往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在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进行了多次的征伐,致使匈奴势力大大削弱,被迫退回漠北,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这时的大漠草原,政治上出现了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匈奴单于之间的战争与杀戮,给大漠草原上的普通匈奴部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匈奴人希望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在经济上,大漠草原连年发生旱灾、虫灾,畜产损失十之八九,广大匈奴部民饥饿,出现了“人相食”的悲惨局面。
汉宣帝至汉元帝时期,匈奴内乱耗损与危机及天灾人祸不断,匈奴部民要求寻找新的出路,呼韩邪单于的内附符合历史潮流。西汉政权也热烈欢迎这位深明大义的匈奴单于,汉宣帝亲自授予他“汉匈奴单于玺”金印。
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以后,曾经三次入朝觐见,并言“愿胥汉氏以自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决定把宫廷待诏王嫱(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汉书·匈奴传》记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单于(呼韩邪)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呼韩邪单于内附和昭君出塞,在汉朝北边出现了和平安宁局面达六十余年。从此长城脚下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