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满联姻是清政国策
在整个清朝时期,满蒙联姻是作为一项国策来推行的,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据学者统计,满蒙联姻时间长达300年,其间,嫁给蒙古王公的公主、格格多达432人,所娶蒙古王公之女亦有163人。恪靖公主系康熙帝第六女,在得到封号的公主中排行第四,故称四公主。四公主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嫁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之孙敦多布多尔济。
康熙皇帝的公主下嫁
康熙帝一生,共有20位女儿,其中10位在10岁前去世,因此排行公主只有10位,其中又有2位在12、13岁时去世,仅有8位长大成婚,得有公主的正式封号。康熙帝曾将其弟常宁的女儿自幼养于宫中,排行为大公主,因而康熙帝的排行公主前后共有11位,得到封号的则有9位。在康熙帝的9位公主中,有7位公主嫁与蒙古王公,四公主即恪靖公主出嫁之前,已有大公主即和硕纯禧公主嫁与科尔沁台吉班第、二公主即和硕荣宪公主嫁与巴林部鄂齐尔郡王之子乌尔衮、三公主即和硕端静公主嫁与喀喇沁杜棱郡王札什之子噶尔臧。从三位公主所嫁之区域看,均在距京城不远、康熙帝出塞巡行常去的漠南蒙古地方,而四公主则是第一位远嫁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公主。
远嫁漠北喀尔喀蒙古
四公主之所以被指婚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是与土谢图汗部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清史稿》所述土谢图汗部“本为喀尔喀四部之首,内则哲布尊丹巴住锡库伦,外则邻接俄罗斯,有恰克图互市,形势持重,号称雄据”,可谓扼要描述了土谢图汗部之重要性。当喀尔喀蒙古归附清廷以后,康熙帝便注意笼络土谢图汗部首领,康熙三十年(1691)多伦会盟,封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之子噶勒丹多尔济为多罗郡王,次年噶勒丹多尔济卒,即命由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敦多布多尔济承袭扎萨克郡王。
敦多布多尔济具有土谢图汗部的政治背景和扎萨克郡王的身份,应是被选为额驸的根本原因。数年后最终选定敦多布多尔济为和硕额驸,则是皇太后一锤定音。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五月初,在凯旋途中接到在京的皇太子胤礽的奏折,遂朱批曰:“著奏闻皇太后,原拟将四公主嫁与喀尔喀土谢图汗之孙王敦多布多尔济,因噶尔丹未灭,故拖延至今。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等俱至,其降旨或终止之处,朕未便擅断,谨请皇太后旨。著口奏于皇太后”。皇太子胤礽接奉康熙帝谕旨,当即向皇太后口头奏请四公主的婚事,得到了皇太后的首肯。康熙帝之所以在途中即安排筹办四公主的婚事,想必一是第三次亲征告捷,举办婚礼,图其吉祥;二是土谢图汗等人来见康熙帝,便于当面商量婚事。婚事商定之后,敦多布多尔济起程南行,于当年八月在塞外迎候康熙帝,随后来京成婚。
修建公主府始末
嫁与敦多布多尔济的恪靖公主,婚后并未立即远赴漠北。据记载恪靖公主婚后第四年即康熙三十九年(1700)才首次前往漠北喀尔喀地方。恪靖公主到漠北喀尔喀蒙古地方的第二年春,就踏上了返京的路途。恪靖公主此次回京后,未见有史料记载恪靖公主再次去往喀尔喀地方,这可能跟当时准噶尔始终窥视喀尔喀地方、经常因游牧分界问题与喀尔喀发生摩擦有关。
恪靖公主应该是一直住在京城,但公主长住京城又有所不宜,故而引发选址修建公主府一事。归化城位于京城和喀尔喀蒙古南北交通枢纽的中间地带,其周边土默特蒙古地方宜耕宜牧,且从恪靖公主在喀尔喀蒙古地方仅仅度过一个冬天即返回京城一事分析,恪靖公主本人也是希望住在离京城较近,并且去喀尔喀地方也近便的地方。恪靖公主府的修建,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的三年之中分三期进行的。恪靖公主入住新建成的公主府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的年底。恪靖公主入住公主府,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公主和额驸轻骑简从,携带随侍人等和日用物品先行入住公主府;第二步是将在京的财物运往其府邸。
府邸与余生
恪靖公主入住公主府之后,亲情难以割舍,始终与其父亲康熙皇帝保持紧密联系。根据《清圣祖实录》统计,从康熙四十六年(1707)六月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五月的八年间,趁康熙帝巡幸塞外,恪靖公主共见康熙帝5次,额驸敦多布多尔济亦见康熙帝5次,其中有两次是公主和额驸一同见的康熙帝。康熙四十六年,是恪靖公主府落成并恪靖公主入住其府邸的第三年,康熙帝由围场西行,意在探望公主与额驸。恪靖公主偕同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出迎于德尔济库木都和洛请安,并迎康熙帝至归化城附近之公主府驻跸,畅叙久别之情。这次是康熙帝惟一一次驾临公主府,也是父女二人惟一一次在公主府见面。
雍正即位,封和硕恪靖公主为固伦公主,和硕额驸敦多布多尔济为固伦额驸。雍正三年(1725)十一月,恪靖公主单独来京请安,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则于十月、十二月两次来京。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初九日,恪靖公主在其生活了30年之久的公主府去世,享年57岁。
终归库伦地方汗山
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当时在多伦诺尔陪护其侧福晋垂穆朝所生之子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得到恪靖公主去世的噩耗,“于三月二十六日自多伦诺尔起程,称其腿疼,于四月二十八日始抵归化城”。此时,距公主去世已有50余日。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因腿疾在途耽搁,应属情有可原,因为额驸敦多布多尔济染患足疾,浮肿疼痛,已有时日,行动多有不便。额驸敦多布多尔济抵达归化城之后,祗领雍正帝为办理公主之丧事所赏银两,一面请示恪靖公主灵柩之安放地点,一面处理恪靖公主在归化城地方的人口、房屋、田产等,最后留恪靖公主所生之子根扎布多尔济及所娶康熙帝第三子诚亲王允祉之女和硕格格仍住公主府,于乾隆元年(1736)五月二十一日,起程护送公主灵柩北行,此时距公主去世已有年余。恪靖公主之灵柩起行当日,办理归化城事务兵部尚书通智等仅留一人于城中办事,其余官员全部出城相送,直至越过鞥滚岭送出数程后始才折返。副都统五十六则率带官员2名、兵丁60名,一路安设台站,行程近300里,送出土默特北部边界后,才交由喀尔喀人众继续护送,送至库伦地方汗山安葬。
严格讲,恪靖公主去世前的几年与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基本处在分居状态,其原因是额驸敦多布多尔济需要长住多伦诺尔照顾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呼毕勒罕。雍正二年(1724),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呼毕勒罕转世,是敦多布多尔济与其侧福晋喀尔喀女子垂穆朝所生之子。雍正九年(1731)至十二年(1734)间,因准噶尔部贵族屡屡发兵进攻喀尔喀,为确保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安全,清廷决定将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移居漠南蒙古多伦诺尔之善因寺。雍正十年(1732)闰五月二十二日,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在其徒众800余人的扈从和其母垂穆朝的照料下,移往多伦诺尔,是年秋入住善因寺。直至乾隆六年(1741)春,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才移往喀尔喀地方,其间敦多布多尔济始终奉命在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身边照料,[29]陪伴恪靖公主的时间自然要少得多。额驸敦多布多尔济于恪靖公主故后的第九年即乾隆八年(1743)闰四月初五日去世,时年68岁。
参考文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4期,作者简介:郭美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